老区阜平:香菇产业扶贫星火正燎原

浏览次数: 138 日期:2017-12-11 来源:人民政协网

产业对头 脱贫致富有奔头

阜平县位于太行深山区,所辖13个乡镇209个行政村中,像刘家沟这样的贫困村占一半以上。阜平总面积2496平方公里,为全山区县,山场面积326万亩,俗称“九山半水半分田”。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革命老区阜平生态环境良好、林木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怎么就富不起来呢?

人们常说,道路决定命运。王海波认为,阜平百姓贫困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找对扶贫的道儿。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产业,是阜平拔出穷根的唯一出路。

前岭村妇女王春梅正在采摘香菇

前岭村妇女王春梅正在采摘香菇

2014年,王海波和李术臣在刘家沟做驻村工作一年,在村干部和村民帮助下,他们跋山涉水、走村串户,用脚丈量了阜平全县几乎所有乡村,了解到阜平全县植被覆盖率达到81%,森林覆盖率为41%,林木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2.6℃,几乎没有任何工业污染,最适合发展香菇产业。

可当时不少干部群众根本不了解香菇栽培,也没技术,很多村民甚至没吃过香菇,发展阻力很大。现年51岁的刘家沟村村民李保田最初就不支持在村里栽培香菇,“大家穷得很,每家也没几个镚子(钱),万一赔了,连饭都吃不上啦!”

王海波和李术臣首先把“启蒙运动”重点放在了自己所在的刘家沟村。该村一共有215户629口人,全村近一半是贫困人口,年人均收入不足2500元,村民收入主要靠种地和外出打工,剩余劳动力多达200多人。两人带着村民到易县、遵化、平泉等发展食用菌产业多年的地方考察学习,回来又利用开展农民技术培训班的机会给大家做思想动员。

师傅正在对香菇进行包装

师傅正在对香菇进行包装

记者跟随李术臣来到刘家沟村中央一处废旧学校改成的报告厅和农家书屋,里面仍然摆放着一些桌椅,门檐上“科技兴农”的对联横批依然清晰可见。“我们几个农业专家每晚就在这儿开动村民的大脑,让他们相信发展香菇产业一定能改变他们的贫困生活,甚至是命运。”李术臣对记者说,他们多次给村民盘算,一个占地1亩的香菇大棚可安放菌棒2.2万个,年产香菇近3万斤,收益可达四五万元。

眼见为实。2014年年中,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的帮扶下,王海波和李术臣在刘家沟村以东的一块平整土地上先期建设了4个暖棚试验香菇栽培,很快取得了效益。部分村民们开始相信了,开始尝试。当年,在阜平县政府的支持下,全县在7个乡镇13个村建成香菇大棚377栋。

“这4个棚可是点燃阜平百姓脱贫致富星星之火的地方。”李术臣开玩笑说,每次他到阜平做技术指导,都要来此看看,这可是将来的“扶贫革命遗址”。

版权所有:河北国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座机 400-6432-660  技术支持:REDSHOW  冀ICP备2020026779号 冀公网安备 13062402000028号